新冠疫情助推了全球电商的迅猛发展,去年的亚马逊,各个卖家赚得满盆满钵,形势一片大好。外界也普遍看好出口跨境电商行业,不论是创业者、职场人还是工厂老板,都在纷纷涌入,据相关统计,亚马逊2021年预计新增140万中国卖家。
然而,伴随着亚马逊的封号潮,牵一发而动全身,行业唱衰之声也开始逐渐蔓延。不少曾经辉煌的大卖也难免一夜之间坍塌,不少跨境电商公司裁员、降薪……曾经备受吹捧的各种信条也被唾弃不止。
面对如此背景,作为亚马逊从业者,已然来到三岔路上,卖家们该如何抉择?转型or坚持?
一、亚马逊不是国内电商,歪果仁对不吃国内电商那一套!
几年前的亚马逊,绝对是做产品的一片净土。然而,当蓝海市场摇身一变,转变为红海时,商业本质就变味了。如今,亚马逊卖家的内卷、刷单、价格战等搞得市场一片混乱。而亚马逊对不守规则的卖家痛下杀手,就是在治理这一切。
亚马逊不吃刷单这一套!卖家们只能返航?转向?那倒未必。
经过此役,卖家必须痛定思痛!第一点:平台规则不可废。当你触犯了平台规则,估计无论你年销10亿?还是月销10亿?相信亚马逊还是会下得了手。毕竟现在一大片卖家已经因此倒在路上。
第二,后续的运营手段如果被同质化成国内电商那样依靠各种“数据优化”来提高竞争力。那未来的竞争将会变成技术手段上的竞争,利润将会越来越低,卖方市场也会因为恶性循环变得乌烟瘴气。把精力、金钱都投入到所谓的“技术竞争”上,那放在产品上的心思必定会减少。
另外,国外的买家虽然看重价格,但是更加追求质量。因此,当你的精力花在了商业竞争上,这也意味着,你花在的商品品质的精力上更少了。然而产品才是我们发展的根本,因为产品失去买家流量,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存在是毫无价值的。
因此,让商业回归商品!只能这样,亚马逊及卖家才能持续发展下去。
卖家A:遵守平台规则,大家起点都一样,以质量为基础获取客户的支持,以站内站外获取流量,岂不美哉?
卖家B:做亚马逊本来就是一个优选品,质量过硬才能站的比较稳的,所有平台应该都是这样。所以商品才是最根本的,根基稳了,才能有所发展。
我们深究这几年的亚马逊,会发现,似乎存活越久的卖家对于产品的关注远远大于对运营技巧的关注。好比大卖Vesync,看他们的招股书,我们就能发现,其整个公司对产品的投入占比远超我们一般的中小卖。
注:Vesync推出了三个核心品牌,包括Levoit、Etekcity及Cosori 。品牌类别之下,更有超多产品线,而这种品牌布局和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宝洁类似,之所以成功,一方面也是因为多品牌多产品战略十分有效。
二、安分守己的卖家们如何打造爆款?
首先,亚马逊平台的巨大流量这是毋庸置疑的,在过去的2020年,因品类细分以及自有的FBA物流系统招揽了不少买家的青睐。其流量之大也可见一斑,当然,这也是为何各方卖家纷纷涌入的原因之一。
七分选品三分运营,这里的选品成了打造爆款的关键!如何打造爆款新品就需要考虑以下三点内容:
1、选择还没有被巨头垄断的新品类目或相同品类的不同生态位。
2、该品类或者新的生态位,有机会成为新一代的大众品类。
3、该品类本身有智能化的发展趋势。
其它品类爆款产品的打造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,就好像奥运会上冠军所佩戴的“小黄鸭发卡”和“胡萝卜皮筋”。一时间吸睛无数,迅速成为爆款,卖到断货!
三、旺季选品避坑指南
上面提到如何打造爆款?选品是关键!那么如何选品呢?
作为亚马逊卖家,大家在选品上吃过不少亏吧,尤其是旺季大促时期,有的因为卖家操作失误,店铺几百万打水漂。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避坑指南,希望大家也能避开以下几点关于选品的大坑:
1、数据预估不精准:旺季一般有2~3倍的销量增长,这里需要参考过往数据来进行计算。多备货或少备货,都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。
2、产品不分主次:有旺季热卖产品的类目在选品时注意区分,应避免因为季节性产品短期的销售上升,把短期突增当成长期销售趋势。
3、选品时机不对:季节性产品切忌当季选品,应提前至少1到2个备货周期选品和采购,以保证产品没有错过旺季。
4、错误判断时效:物流在旺季淡季也有区别,旺季物流和入仓时效普遍有1~2周的延迟,在这里应计算在备货时效内,防止到货比预估延迟过多,错过最佳销售时机。
另外,选品不当往往导致侵权现象,自己辛辛苦苦研究了半天的产品,或许会引来封号也未可知。因此这点要格外注意。
在亚马逊这条三岔路上,如果选择直面亚马逊,那只能按平台规则来,无第二法门;如果选择转战其他平台,相信继续使用违规手段,最后也会逼得平台壮士断腕,历史只会再次重演。你的选择呢?